銅板
成語(Idiom):銅板 (tóng bǎn)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b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貧窮,一無所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銅板是指用銅制成的硬幣,古時候人們用銅板來交換商品。由于銅板的價值很小,因此成語“銅板”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貧窮,一無所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一個人貧窮到一無所有的地步,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某個物品非常簡陋破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叫做王守仁的學者,他非常貧窮,過著艱苦的生活。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個孩子在地上撿銅板,他覺得這孩子比他還要窮,于是用“銅板”來形容自己的貧窮。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非常貧窮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銅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無所有,真是銅板到底。
2. 這個房子太舊了,簡直就是銅板鑄成的。
3. 在他眼里,一切都是銅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硬幣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握著一把銅板,表示他一無所有,非常貧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下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一貧如洗”、“一貧如斯”。這些成語都是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貧窮的。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家很窮,連銅板都沒有。
2. 初中生:他一無所有,真是銅板到底。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發展很慢,還停留在銅板時代。
4. 大學生:我剛畢業的時候,身上的錢就只有幾個銅板了。
5. 成年人:經歷了一次失敗后,他變得一貧如洗,連銅板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