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佞
狂佞(kuáng niè)
發音(Pronunciation):kuáng n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狂妄自大、傲慢無禮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狂佞是由“狂”和“佞”兩個字組成。狂指狂妄、瘋狂,佞指諂媚、奉承。狂佞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自大狂妄,同時又十分諂媚奉承,對他人毫不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狂佞多用于貶義,形容那些自以為是、目中無人、不顧他人感受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會奉承領導、不顧群眾利益的官員,或者形容那些傲慢自大、對他人不尊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狂佞最早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狂佞之臣,無所不至。”這句話形容了當時的一個官員狂妄自大、恣意妄為,成為后來狂佞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狂佞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舉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狂佞,對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
2. 這個官員狂佞自大,只會奉承領導,對群眾毫不關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狂佞的兩個字分開記憶,狂指狂妄自大,佞指諂媚奉承。可以聯想一個人在瘋狂自大的同時,又不停地諂媚奉承他人,從而形成狂佞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狂佞相近的成語,如“狂妄自大”、“傲慢無禮”等,加深對這類貶義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狂佞的孩子,總是對別人嘲笑和捉弄。
2. 初中生:那個班上的狂佞學生總是想方設法去讓別人難堪。
3. 高中生:他是個狂佞的人,總是自以為是地對別人指手畫腳。
4. 大學生:這個狂佞的同學總是不停地夸耀自己的成就,完全沒有顧及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