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債
基本解釋
◎ 討債 tǎozhài
[demand repayment of a debt;dun] 要回借給人的錢財
近義詞
討帳、追債、索債
英文翻譯
1.demand repayment of a loan; ask for payment of debt; dun
詳細解釋
索還負欠。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二折:“若是再來討債時節,教我怎生見他?”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五》:“夫還債、討債之説,固是佛家緒餘,然謂今日士大夫有負朝廷,則確論也,省之不能無愧。” 丁玲 《母親》一:“度過了許多長長的冬夜,度過了許多討債的難關。”
成語(Idiom):討債(tǎo zhài)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z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追回債務而采取行動,追討欠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債是指債權人為了追回債務而采取行動,追討欠款。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債權人通過法律手段或其他方式向債務人討回欠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法律、商業等領域,形容債權人通過法律途徑或其他手段向債務人追討欠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討債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債務糾紛。在古代,人們之間的借貸往往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債權人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追回欠款。因此,討債成為了一個常見的行為。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詞逐漸引申為通過法律手段追討欠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表示采取行動追討欠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雇了律師團隊去討債。
2. 這個公司一直在討債,以追回拖欠的款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討債”這個成語與債務糾紛相關的情景聯系起來,如債權人通過法律手段追回欠款的場景,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債臺高筑”、“債多不愁”等,來拓展對債務相關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借給我一塊錢買糖,我要找他討債。
2. 初中生:小明欠我五元錢,我要去討債。
3. 高中生:我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但是賣家沒發貨,我要找他討債。
4. 大學生:我借給同學一筆錢,現在他不還,我要采取行動討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