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命
基本解釋
(1).帝王的命令、詔諭。《書·康誥》:“惟威惟虐,大放王命。”《史記·楚世家》:“王與太子俱困於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使者分王命,羣公各典司。”《孽海花》第八回:“你是王命在身的人,那里能盡著耽擱!”
(2).指 東漢 班彪 《王命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王命》清辯,《新序》該練。”
成語(Idiom):王命(wáng mìng)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m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君主的命令或旨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王命”源于古代中國的君主制度,表示君主的命令或旨意。這里的“王”指的是君主,代表統治者的權威和權力;“命”指的是君主的命令。成語“王命”強調君主的權威和不可違抗的命令,通常用來形容君主的命令權威性極高,不容質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王命”通常用于形容君主的命令,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具有類似權威和不可違抗性質的命令。例如,在工作場合,領導的命令可以被形容為“王命”,表示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不可違抗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王命”源自古代中國的君主制度。在古代,君主的命令被視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不容質疑和違抗。成語“王命”通過君主的命令來形容權威和不可違抗性的命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君主的王命,百官必須全力執行。
2. 領導的王命,我們必須服從并盡力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王命”與“君主的命令”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君主坐在王座上下達命令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君主制度相關的歷史知識,了解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君主的權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老師的王命是我們必須按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11-14歲):校長的王命是我們必須遵守校規。
3. 高中生(15-18歲):政府的王命是我們必須參加國家考試。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領導的王命是我們必須服從組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