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盡
基本解釋
指舊歷每月的最后一天。《魏書·律歷志上》“章歲,五百五”原注:“古十九年七閏,閏餘盡為章。積至多年,月盡之日,月見東方,日蝕光晦,輙復變歷,以同天象。”《書·胤征》“先時者殺無赦” 唐 孔穎達 疏:“月初為朔,月盡為晦……晦者,月盡無月,言其闇也。”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為軍丁月糧,先年月頭給放,不過初五,近年多在月盡或次月初方給。”
成語(Idiom):月盡
發音(Pronunciation):yuè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時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月盡”由“月”和“盡”兩個字組成。月指月亮,盡表示快要結束或消失。它形象地比喻事物即將結束或消失的狀態。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時間的流逝或某種情感的消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時間的流逝、事物的消失或某種情感的減退等情況。例如,在描述一個人的年齡增長時,可以說“歲月如梭,光陰荏苒,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到了花甲之年,青春已經月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月盡”來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據傳,主父列是秦始皇時期的一位大臣,他非常聰明,但也非常謹慎。有一天,主父列在夜晚看到月亮快要落下時,立即叫醒了家人,并告訴他們:“月盡了!”他的家人非常驚訝,以為主父列發現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但主父列卻解釋說,他只是通過觀察月亮快要落下來判斷時間已經很晚了,大家應該早點休息。從此,人們就用“月盡”來形容時間快要結束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月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青春已經月盡,開始感受到了歲月的無情。
2.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月盡,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月亮在天空中逐漸消失的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有關的成語,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10歲):夜晚的時候,我看到月亮已經快要落下了,知道該回家了。
2. 初中生(年齡:14歲):在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中,我感受到了時間的飛逝,青春已經月盡。
3. 高中生(年齡:17歲):考試前的最后一個晚上,我感受到了時間的緊迫,青春即將月盡。
4. 大學生(年齡:20歲):大學四年的時光如梭般流逝,轉眼間青春已經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