狴犴
成語(Idiom):狴犴(bì àn)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ì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嚴厲、嚴格的樣子或態(tài)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狴犴,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的野獸,形狀像獅子,頭上有角,身上有鱗甲。成語“狴犴”比喻嚴厲、嚴格的樣子或態(tài)度,形容人對待事物非常嚴肅、嚴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領導、教師、父母等對待工作、學習、教育等方面要求嚴格,不容許有絲毫馬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狴犴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的野獸,形狀像獅子,頭上有角,身上有鱗甲。傳說中,狴犴是天帝派來保護天門的神獸,它嚴格守衛(wèi)著天門,不允許任何人靠近。因此,成語“狴犴”比喻嚴格、嚴厲的樣子或態(tài)度。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狴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狴犴般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
2. 這個領導對自己的工作要求非常嚴格,可以說是一位狴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狴犴”的形象與嚴格、嚴厲的樣子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只兇猛的神獸保護著天門,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嚴格、嚴厲相關的成語,如“嚴陣以待”、“嚴于律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的作業(yè)要求就像狴犴一樣嚴格。
2. 初中生:班主任是一位狴犴般的老師,對我們的紀律要求非常嚴厲。
3. 高中生:高考前,老師像狴犴一樣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習,希望我們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