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情
基本解釋
(1).人的六種感情:喜、怒、哀、樂、愛、惡。 漢 班固 《白虎通·情性》:“六情者何謂也?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晉 陸機 《文賦》:“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2).指廉貞、寬大、公正、奸邪、陰賊、貪狼六種性情。古代數(shù)術(shù)家據(jù)陰陽五行,由喜、怒、哀、樂、好、惡推演而出。謂惡行廉貞,寅午主之;喜行寬大,巳酉主之;哀行公正,戌丑主之;樂行奸邪,辰未主之;怒行陰賊,亥卯主之;好行狼貪,申子主之。見《漢書·翼奉傳》。 明 楊慎 《藝林伐山·五情六情》:“六情者,地支也:申子為貪狼,寅午為廉貞,亥卯為陰賊,巳酉為寬大,戌丑為公正,辰未為奸邪。”
(3).人的六種情欲。《韓詩外傳》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視好色,耳欲聽宮商,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其身體四肢欲安而不作,衣欲被文繡而輕暖。此六者,民之六情也。”
(4).猶六義。《初學記》卷二一引《春秋孔演圖》:“《詩》含五際六情。” 宋均 注:“六情即六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5).猶六根。《百喻經(jīng)·飲水筩水喻》:“汝欲得離者,當攝汝六情,閉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脫。” 唐 房融 《謫南海過始興廣勝寺果上人房》詩:“方燒三界頭,遽洗六情塵。”參見“ 六根 ”。
成語(Idiom):六情(liù qí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liù q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感情方面的六種狀態(tài)或情感表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情包括喜、怒、哀、樂、愛、惡。這六種情感分別代表著人類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和表達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情可以用來描述人們在各種日常生活和社交場景中的情感表達。例如,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在喜悅、憤怒、悲傷、快樂、愛和厭惡等情緒中的表現(xiàn)。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情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哀公十三年》中。當時,齊國的公子緩因為被趕出國門而感到非常悲傷,他對出使者說:“人有六情,吾將使人知之。”這就是六情這個詞的最早出現(xiàn)。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情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六情豐富,無論是喜悅還是悲傷,都能表達得淋漓盡致。
2.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保持平靜,不被六情所左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六情的六個字拆分開來記憶,每個字對應一種情感。例如,喜悅對應“喜”,憤怒對應“怒”,悲傷對應“哀”,快樂對應“樂”,愛對應“愛”,厭惡對應“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六情在文學作品、電影、音樂等藝術(shù)形式中的運用,了解不同情感的表達方式和效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明看到自己的生日蛋糕時,六情洋溢,笑得合不攏嘴。
2. 小學生:小紅聽到好朋友要搬走的消息,六情涌上心頭,眼淚止不住地流。
3. 初中生:考試成績出來后,小李六情激動,高興地跳了起來。
4. 高中生:面對父母的反對,小王六情激動,憤怒地大聲爭辯。
5. 大學生:大家一起慶祝畢業(yè),六情高漲,快樂的氣氛彌漫在整個宴會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