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詘
成語(Idiom):俯詘
發音(Pronunciation):fǔ z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低頭彎腰,表示謙遜、恭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俯詘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低頭彎腰,表示謙遜、恭敬的態度。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對他人的尊敬和敬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正式場合,比如會議、拜訪長輩或領導,俯詘可以用來表示尊重和恭敬。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挫折時,保持謙虛和謹慎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俯詘這個成語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故事中,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在一次戰斗中被敵軍圍困,情況十分危急。他當時身邊有一位忠誠的部下,名叫陳平。陳平為了救項羽,冒著生命危險前去請援。當他在敵軍面前時,他低頭彎腰,表示自己是一位普通的士兵,請求敵軍放行。最終,他成功地獲得了援軍,救出了項羽。這個故事成為了俯詘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俯詘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俯”和“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長輩時,我們應該俯詘謙恭。
2. 他在困境中保持俯詘的態度,最終克服了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把“俯詘”想象成一個人低頭彎腰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尊重和謙虛有關的成語,比如“卑躬屈膝”、“謙虛謹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在老師面前,我們應該俯詘恭敬地回答問題。
初中生:面對挫折,我們應該保持俯詘的態度,不放棄努力。
高中生:在參加面試時,我們應該俯詘謙虛地回答問題,展現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