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史
基本解釋
明 萬歷 國子監刊行的正史,將 宋 時所稱的十七史增加 宋 遼 金 元 四史,稱為二十一史。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監本二十一史》:“ 宋 時止有十七史,今則并 宋 、 遼 、 金 、 元 四史為二十一史。” 清 張廷玉 《上明史表》:“興衰有自,七十二君之蹟何稱;法戒攸關,二十一史之編具在。”參見“ 十七史 ”。
成語(Idiom):二十一史
發音(Pronunciation):èr shí yī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中國歷史上的二十一部正史,也指一個人對歷史了解全面、博大精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十一史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二十一部正史,包括《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這些正史是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文獻,記錄了從夏朝到清朝的歷史事件、人物事跡、政治制度等內容。因此,二十一史也指一個人對歷史了解全面、博大精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學術研究、歷史教育、文化交流等領域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歷史的了解非常深入,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知識面非常廣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二十一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太和正音譜》中,后來成為一個常用的詞語。二十一史的編纂歷經數百年,是歷代歷史學家的努力成果,對于了解中國古代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十一史是一個名詞短語,由“二十一”和“史”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二十一史的研究非常深入,是一位歷史學家。
2. 這位教授的知識面非常廣泛,他對二十一史了解得很透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二十一史中的數字21與歷史相關的圖像進行聯想,例如將數字21聯想成兩根火柴,代表著二十一部正史的燃燒熱情和豐富內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二十一史的具體內容和作者,深入學習中國古代歷史,了解中國文化的發展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正在學習二十一史,了解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讀完二十一史,才能真正了解中國的歷史。
3. 高中生:我在寫一篇關于二十一史的研究論文,希望能有新的發現。
4. 大學生:我正在準備考研,二十一史是必備的歷史知識。
5. 成年人:我對二十一史很感興趣,每天都會讀一些相關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