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
基本解釋
◎ 王霸 wángbà
[rule by justice and rule by force] 王:春秋時周天子為各諸侯國之共主,稱王。霸:諸侯國中的盟主,稱“霸”。比喻用正義和權力來統治
詳細解釋
(1).王業與霸業。語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薄?a href="/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 target="_blank">荀子·王制》:“王霸安存,危殆滅亡?!?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2).指能成就王霸之業的人?!?a href="/r_ci_5b94aab154c247504dd1c2f98f79174a/"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陳矯傳》:“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 劉玄德 ?!?宋 王讜 《唐語林·品藻》:“二賢當為王霸佐命?!?br>(3).王道與霸道。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忽語吾:‘道一爾,奚皇帝王霸之云!’” 清 姚鼐 《漫詠》之一:“王霸雜用之, 叔孫 為圣人?!?/p>
成語(Idiom):王霸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b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橫行霸道,無視法紀,以權勢欺壓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王霸一詞源自中國古代歷史,原指國家或地區的統治者具有無限權力,可以隨意壓迫和欺凌百姓。后來,王霸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組織濫用權力,橫行霸道,不顧法紀和道德約束,對他人進行欺壓和壓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王霸一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利,不顧他人利益的人或組織。在社會公正和法治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王霸行為往往會被輿論和社會譴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王霸一詞最早出自《左傳》中的“王霸之國”,描述了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濫用權力,不顧百姓利益的情景。后來,王霸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任何濫用權力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王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以王霸之姿,肆意壓迫百姓。
2. 這個公司老板一直以王霸之態對待員工,沒有任何人權意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王霸”與一個橫行霸道的國家或組織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中的王霸現象,以及當代社會對權力濫用的監督和制約機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學校里的王霸,經常欺負其他同學。
2. 初中生:這個老師對學生太王霸了,總是隨意扣分。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為人民服務,而不是以王霸之姿壓迫百姓。
4. 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王霸行為不應該被容忍,我們應該維護公正和法治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