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庫
基本解釋
(1).古代貯藏材料的五種倉庫。《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 孔穎達 疏:“五庫者, 熊氏 云,各以類相從,金鐵為一庫,皮革筋為一庫,角齒為一庫,羽箭干為一庫,脂膠丹漆為一庫。”
(2).指車庫、兵庫、祭器庫、樂庫和宴器庫。見《初學記》卷二四引 漢 蔡邕 《月令章句》。
五庫(wǔ kù)
發音(Pronunciation):wǔ k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五庫是指古代秘密典籍的保存地,也指珍貴的藏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庫是古代中國圖書館中保存珍貴典籍的地方。五庫分別是經庫、史庫、子庫、集庫和詩庫。經庫是保存儒家經典的地方,史庫是保存歷史書籍的地方,子庫是保存儒家經典以外的其他經書的地方,集庫是保存各種文集的地方,詩庫是保存各種詩歌集的地方。五庫象征著知識的寶庫,是古代士人渴求的學習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庫一詞常用于形容知識淵博、博學多才的人,也可用來形容學問淵博的藏書館或圖書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庫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北宋時期,大文學家歐陽修任職于官方圖書館,他將圖書館分為五個部分,分別保存經、史、子、集、詩五個類別的書籍,這就形成了“五庫”的概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庫是一個名詞短語,由漢字“五”和“庫”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學識淵博,可以說是五庫之才。
2. 這家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的珍貴古籍,是一座真正的五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五庫這個成語:
將“五”字與五個類別的書籍聯系起來,如經、史、子、集、詩,形成一個清晰的圖像,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書籍有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五庫的具體內容和其中保存的書籍。另外,還可以了解其他與古代文化和書籍相關的成語,如“博覽群書”、“文房四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五庫之才,知道很多很多的知識。
2. 初中生:老師說,要像五庫一樣,不僅要讀經典,還要讀歷史、文集、詩歌等各種書籍。
3. 高中生:我家附近有一家圖書館,里面收藏了很多珍貴的書籍,簡直就是一座五庫。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各種知識,爭取成為真正的五庫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