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舐犢之愛 (shì dú zhī ài)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dú zhī 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母牛舔舐幼犢的深情愛護,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深厚愛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舔犢之愛原指母牛舔舐幼犢,表達了母親對子女的深情愛護。后來,這個成語引申為父母對子女的深厚愛意。它強調了父母對子女的無私付出和關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父母對子女的愛,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親情關系或者表達對某人的深情厚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舐犢之愛”最早出自《論語·衛靈公》。孔子曾說:“舐犢之愛,衣被而后見。”意思是母牛對幼犢的愛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在給幼犢穿衣服、蓋被子之后,才能看到母愛的深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舐”、“犢”、“之”、“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父母對孩子的舐犢之愛是無私的。
2. 她對自己的弟弟有著舐犢之愛,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母牛在舔舐幼犢,表達了母愛的深情厚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親情相關的成語,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孺子可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對我有著舐犢之愛,每天都給我準備好早餐。
2. 初中生:父母對孩子的舐犢之愛是無私的,他們付出了很多來照顧我們。
3. 高中生:我深深感受到了父母對我的舐犢之愛,他們為我付出了很多,我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