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部伎
基本解釋
唐 代宮廷燕樂之一。與坐部伎相對?!?a href="/r_ci_54f8e30846aa2037f43c1b2e69b6b054/" target="_blank">新唐書·禮樂志十二》:“又分樂為二部:堂下立奏,謂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太常閲坐部,不可教者隸立部,又不可教者乃習雅樂?!?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雅樂部》:“《八佾舞》則六十四人,《文》《武》各半,皆著畫幘,俱在樂懸之北?!?a href="/r_ci_7024a8c86f967015a831efa43ad60bbf/" target="_blank">文舞》居東,手執(zhí)翟,狀如鳳毛。《武舞》居西,手執(zhí)戚?!段摹芬麻L大,《武》衣短小。其鐘師及磬師登歌?!栋速琛凡⒅T色舞通謂之立部伎?!币嗍》Q“ 立部 ”。 唐 白居易 《立部伎》詩:“立部賤,坐部貴,坐部退為立部伎。”
成語(Idiom):立部伎(lì bù j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ì bù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立即行動,不再猶豫拖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立部伎是由“立”、“部”、“伎”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立”表示立即、馬上;“部”表示部署、安排;“伎”表示技藝、手段。整個成語的意思是立即行動,不再猶豫拖延,采取適當?shù)氖侄蝸斫鉀Q問題或達到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立部伎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重要任務(wù)時果斷行動,不再猶豫拖延的情景??梢杂脕砉膭钏朔e極行動,勇于面對挑戰(zhàn)。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立部伎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劉敬傳》中的一段故事。劉敬是漢代的一位官員,他在面對一件緊急的事情時,立即采取行動,不再猶豫拖延。后來,人們就用“立部伎”來形容他的果斷行動。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立部伎是一個四字成語,由“立”、“部”、“伎”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難,我們要立部伎,迎難而上。
2. 他在工作上總是能夠立部伎,迅速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立部伎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站在部隊的前方,手中拿著一把劍,表示他準備立即行動,采取適當?shù)氖侄蝸斫鉀Q問題或達到目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史記·劉敬傳》中的故事,了解劉敬在歷史上的貢獻和成就。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看到地上有一只受傷的小鳥,立部伎地撿起它,送到獸醫(yī)那里治療。
2. 小學生:我在考試前就開始復習,為了取得好成績,我要立部伎,努力學習。
3. 初中生: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我們要立部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 高中生:面對未來的選擇,我們要立部伎,積極思考并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