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圖
基本解釋
指《五岳真形圖》。《文選·鮑照〈升天行〉》:“五圖發金記,九籥隱丹經。” 李善 注引《抱樸子》:“余聞 鄭君 言:‘道書之重,莫尚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圖》也。’”一說為五種采芝法。 劉良 注:“采芝法有五,故云五圖。出《太清金匱記》。”
成語(Idiom):五圖(wǔ tú)
發音(Pronunciation):wǔ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五種圖畫、圖案。比喻形象、內容豐富,寓意深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圖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它是指五種圖畫或圖案,包括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竹石畫和草書。這些圖畫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內涵,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成語“五圖”比喻形象豐富,內容深遠,寓意豐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作品、文章、演講等內容豐富多樣,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出眾,多才多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五圖”起源于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對繪畫的欣賞和贊美。他們認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竹石畫和草書是中國繪畫的五大門類,代表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這五種圖畫被視為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內涵的繪畫形式,因此形成了成語“五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五圖”,謂語為動詞“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真是五圖,內容豐富,讓人受益匪淺。
2. 他的才藝真是五圖,不僅擅長繪畫,還精通音樂和書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五圖”與中國傳統繪畫聯系起來,想象五種不同的圖畫形式,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五大門類,了解每種畫的特點和代表作品。可以閱讀相關的藝術史書籍或參觀美術館,進一步了解中國藝術文化的發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畫了一幅五圖,有山水、花鳥、人物,老師說很好。
2. 初中生:這本書的插圖真是五圖,每一頁都有不同的畫面,很有意思。
3. 高中生:他的才藝真是五圖,不僅會畫畫,還會彈琴、寫詩。
以上是關于成語“五圖”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