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
基本解釋
(1).指圍塹中央的堡壘。京,人工筑起的高丘。《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 瓚 以為救兵至,遂出欲戰。 紹 設伏擊,大破之,復還守。 紹 為地道,突壞其樓,稍至中京。”
(2).古代都城名。《南齊書·明帝紀》:“昔 中京 淪覆,鼎玉東遷。”此指 洛陽 。 唐 李白 《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序》:“ 中京 重覩於 漢 儀,列郡還聞於 舜 樂。”此指 長安 。《元史·耶律留哥傳》:“於是盡有 遼東 州郡,遂都咸平,號為 中京 。”
成語(Idiom):中京(zhōng jī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居中而要害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指居中、中央,京指要害、關鍵之處。中京形容一個地方在整體中處于重要地位,起著核心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地點在整體中的重要地位,或者某個人在某個團體中的核心角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哀公二十八年》:“中京之邑,而三川之會。”原意是指齊國的中京地區,在三條河流交匯的地方。后來,這個成語的意義逐漸擴展,泛指任何一個地方在整體中的重要地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是我們國家的中京,經濟、文化、交通都非常發達。
2. 在這個團隊中,他是中京,起著核心作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中京”理解為“中央之京”,用來形容一個地方在整體中的重要地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地理位置相關的成語,如“東施效顰”、“南轅北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班長是中京,經常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這個學校是我們城市的中京,是全市最好的學校。
3. 高中生:在這個社團中,他是中京,負責組織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