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
基本解釋
◎ 門檻 ménkǎn
(1) [threshold;sill]∶門框下端的橫木條、石條或金屬條
(2) [key]∶訣竅,也指精打細算或占便宜的本領
門檻精道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threshold; carpet strip; sill; cill; sole; door sill (集裝箱)
詳細解釋
(1).門框下部挨著地面的橫木(或長石等)。 清 鄭燮 《濰縣寄舍弟墨第三書》:“又有五言絶句四首,小兒順口好讀,令吾兒且讀且唱,月下坐門檻上,唱與二太太、兩母親、叔叔、嬸娘聽。”《紅樓夢》第二四回:“那 小紅 臊的轉身一跑,卻被門檻子絆倒。” 冰心 《往事·六一姊》:“又過兩天,我偶然走過 菩提 家的廚房,看見一個八九歲的姑娘,坐在門檻上。”
(2).借指門、門口。 浩然 《艷陽天》第二七章:“ 蕭長春 本來對 焦淑紅 就有點成見。聽說她在 東山塢 困難的時候又要走,更瞧不起她了。所以猶猶豫豫地不愿登那個門檻子。”
(3).比喻界限,關口。 巴金 《談<望鄉>》:“據說老年人對《望鄉》持反對態度的多,我已經踏進了七十五歲的門檻,可是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
(4).方言。竅門。亦指找竅門或占便宜的本領。 茅盾 《子夜》十四:“我那幾個人都是老門檻,露不了風!”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二:“我們的 夏部長 可算得是老 上海 了,他啥地方都曉得,要買什么東西,找他,他的門檻精來兮。” 林淡秋 《馬逢伯》:“你到底是老腳色,門檻很精。”
成語(Idiom):門檻(mén kǎn)
發音(Pronunciation):mén k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門前的橫木,也比喻事物的起始點或進入某個領域的基本條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門檻”源自門前的橫木,用來限制門的開啟,同時也是進入門內的第一步。引申為事物的起始點或進入某個領域的基本條件。它強調了開始的重要性,以及必須克服的障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的起點、進入某個領域的基本條件等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開始接觸某個領域或行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門檻”起源于古代建筑時期。在古代,門檻是門前的橫木,用來限制門的開啟。后來,人們將門檻引申為事物的起始點或進入某個領域的基本條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門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克服這個門檻,努力進入高等教育領域。
2. 他在學習音樂的門檻上跨出了堅實的一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門檻”與開始、起點、基本條件等概念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門檻”相關的成語,如“門可羅雀”、“高門大戶”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終于跨過了學習的門檻,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
2. 初中生:他通過不斷努力,成功地跨過了考試的門檻。
3. 高中生:大學的門檻對于我來說有些高,但我會努力攀登。
4. 大學生:實習是進入職場的門檻,我要通過實踐來提升自己。
5. 成年人:創業是一個艱難的門檻,需要勇氣和智慧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