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禮
基本解釋
《儀禮》的別名?!?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儒林列傳》:“《禮》固自 孔子 時而其經不具,及至 秦 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 高堂生 能言之?!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藝文志》:“及 周 之衰,諸侯將踰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 漢 興, 魯 高堂生 傳《士禮》十七篇?!?/p>
成語(Idiom):士禮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士人之間的禮節和規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士禮是由“士”和“禮”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士指的是古代中國的士人,即有學問、有道德修養的人;禮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禮節和規矩。士禮表示士人之間應遵守的禮儀規范,包括言辭謙和、行為端莊、待人有禮等方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士禮通常用于形容士人之間互相尊重、彬彬有禮的場合。可以用于形容士人之間的交往、對待長輩或上級的態度,以及參加重要場合時的儀態端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士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在古代社會中,士人被視為學問和道德修養的典范,他們應當遵守一定的禮儀規范。士禮成語的出現,強調了士人之間應該遵循的禮儀規范,以及士人應該具備的高尚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士禮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士”和“禮”兩個字組成。其中,“士”表示士人,是一個名詞;“禮”表示禮節和規矩,也是一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交往始終遵循著士禮,彼此尊重、友好相處。
2. 他對長輩總是保持著士禮,從不失禮失態。
3. 在重要場合上,他的儀態端莊,完全符合士禮的要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士”字與學問、道德修養聯系起來,將“禮”字與禮節、規矩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也可以通過想象士人之間互相尊重、彬彬有禮的場景,來加深對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士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儒家文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還可以學習其他與禮節、規矩相關的成語,如“禮尚往來”、“禮貌待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學習士禮,對老師要有禮貌,對同學要友好。
2. 初中生:在校園里,我們要遵守士禮,不說臟話,不打架斗毆。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以士禮待人,尊敬老師,關愛同學。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具備士人的修養,遵循士禮,做一個有素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