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禺馬
基本解釋
亦作“ 木寓馬 ”。木雕的馬。古代祭神時所用?!?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孝武本紀》:“有司言 雍 五畤無牢熟具,芬芳不備。乃命祠官進畤犢牢具,五色食所勝,而以木禺馬代駒焉?!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郊祀志下》:“及諸名山川用駒者,悉以木寓馬代?!眳⒁姟?木禺龍 ”。
成語(Idiom):木禺馬
發音(Pronunciation):mù yú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行動遲緩,動作遲鈍,比喻做事拖拉,不積極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禺馬,是由“木”、“禺”、“馬”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木”表示木頭,指剛硬、不靈活;“禺”表示遲緩、懶散;“馬”表示行動、動作。木禺馬形容一個人行動遲緩,動作遲鈍,不積極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禺馬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拖拉、不積極主動的情況。可以用于教育引導學生要積極主動,不要懶散拖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禺馬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古時候有個人,他家的馬非常懶散,走起來非常遲緩。有一天,他決定給馬上一根木頭,希望能夠讓馬變得積極主動。然而,結果卻相反,馬變得更加遲緩,行動更加拖拉。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如果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就算再怎么改變環境,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木禺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總是木禺馬,拖拖拉拉的,沒有效率。
2. 這個學生學習很木禺馬,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開始準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木禺馬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騎在一匹木頭做成的馬上,木頭馬走起來非常遲緩,行動遲鈍,像個木偶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積極主動、拖拉做事相關的成語,如“龜毛”、“拖泥帶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做作業總是木禺馬,拖到晚上才開始寫。
2. 初中生:他參加活動總是木禺馬,從來不積極參與。
3. 高中生:他學習很木禺馬,總是臨近考試才開始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