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
基本解釋
◎ 毋庸 wúyōng
[need not] 無須
毋庸諱言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need not
詳細解釋
無須,不要。《漢書·游俠傳·郭解》:“﹝ 郭解 ﹞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毋庸,待我去,令 洛陽 豪居間乃聽。’” 宋 司馬光 《曾公亮辭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成命不易,毋庸固辭。”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癖嗜·古銅器》:“﹝一士人﹞家有數古銅器,將以貨之,而鬻之者雅有好古之癖,一見喜甚,曰:‘毋庸貨也。’” 馮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等我們勝利了,毋庸說你那個小小的書記職位,就是當區長、縣長,又有什么不可呢!”
成語(Idiom):毋庸
發音(Pronunciation):wú y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必要,不需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毋庸是一個表示沒有必要,不需要的成語。它用來表示某種情況下不需要費力或者不需要做某件事情。這個成語常常用來表達一種明顯的事實或者無需爭辯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使用毋庸來表達某種事情是顯而易見的,不需要多說或者做額外的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毋庸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孟庸的人在周朝時期的晉國任職,他的職責是管理宮廷的寶物。有一天,國君問他是否需要更多的財富和寶物來管理,孟庸回答說:“毋庸,寶物已經足夠了。”這個故事后來演變成了成語“毋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毋庸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毋”表示否定,第二個字“庸”表示需要或者必要。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沒有必要或者不需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很簡單,毋庸多說,大家都能明白。
2. 他已經做得很好了,毋庸再提醒他了。
3. 這個計劃不可行,毋庸浪費時間去嘗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毋庸記憶成“無用功”,這樣就能夠聯想到毋庸表示沒有必要或者不需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的含義和用法,了解更多有趣的成語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問題很簡單,毋庸再解釋了。
2. 初中生:我們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毋庸再擔心。
3. 高中生:他已經很優秀了,毋庸再指導他了。
4. 大學生:這個方案沒有前途,毋庸浪費時間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