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匝
成語(Idiom):磕匝(kē zā)
發音(Pronunciation):kē z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時搖搖晃晃,不穩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磕匝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磕指行走時腳步不穩,匝指搖搖晃晃。磕匝形容一個人行走時步履不穩定,身體搖晃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物體搖搖晃晃地翻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磕匝常用于形容人走路踉蹌,也可以用于形容物體搖晃不穩的情況。比如,你可以說一個喝醉了的人磕磕絆絆地走路是磕匝的;你也可以形容一塊石頭從山上滾下來時磕磕絆絆地翻滾是磕匝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磕匝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書·卷一百八十八·食貨志上》中的一段文字。據記載,漢代有一位名叫公孫述的人,他在山中放牧羊群,有一天他看到一塊石頭從山上滾下來,他用“磕匝”來形容這塊石頭翻滾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磕匝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漢字組成的成語,具有形象生動的描述效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喝醉了酒,磕磕絆絆地走路,一副磕匝的樣子。
2. 那塊石頭從山上滾下來,磕磕絆絆地翻滾,好像一只磕匝的小動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磕匝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走路時腳步不穩,身體搖晃,就像磕匝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其他與行走、搖晃相關的成語,比如“搖搖欲墜”、“踉蹌”等,來拓展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一邊跑步一邊看手機,結果磕磕絆絆地摔了一跤。
2. 初中生:她穿著高跟鞋走路總是磕磕絆絆的,看起來很滑稽。
3. 高中生:他剛學會騎自行車,剛開始的時候磕磕絆絆,但現在已經騎得很熟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