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沮
成語(Idiom):格沮
發音(Pronunciation):gé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氣勢沮喪,無法振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格沮是由“格”和“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人的氣勢低落喪失,無法恢復振作。它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在遭受挫折或打擊后,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和斗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格沮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遭受失敗、挫折、困境或打擊后,心情低落,無法振作起來的狀態。可以用來描述工作、學習、比賽或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困難或挫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格沮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的記載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襄公在一次戰斗中失利,回到國內后非常沮喪,無法恢復往日的雄心壯志。于是,他向左右的臣子們訴說自己的沮喪之情,從而有了“格沮”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格沮”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格”作為動詞,表示打擊、擊敗;“沮”作為形容詞,表示沮喪、氣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遭受連續失敗后,他感到格沮,不再有之前的斗志。
2. 考試不順利后,他的心情格沮,一直無法恢復。
3. 遭受挫折后,她陷入了格沮的狀態,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打擊得精神垮掉,無法振作起來的情景,從而記住“格沮”表示氣勢沮喪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情緒相關的成語,如“失魂落魄”、“愁眉苦臉”等,以擴大詞匯量,并增加對情感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考試沒考好,回家格沮地告訴媽媽。
2. 初中生:小紅在比賽中輸了,她格沮地離開了賽場。
3. 高中生:考試成績不理想,他感到格沮,但他決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