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基本義:完全消滅。
(2) (動)完全喪失。
[構成]
動補式:滅〈絕
[例句]
使蒼蠅、蚊子死凈滅絕。(作謂語)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die out; become extinct
詳細解釋
◎ 滅絕 mièjué
(1) [exterminate;ruin]
(2) 指徹底消滅, 通常是用殺的辦法
滅絕整個整個的敵營
(3) 消滅;摧毀
洪水滅絕了一切生命
(4) [extirpate]∶毀滅;消滅
許多生物品種已在廣大地區內被滅絕
毀滅斷絕;消滅干凈。《管子·牧民》:“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絶,我生育之。”《后漢書·獨行傳·張就》:“乃臥 就 覆船下,以馬通薰之,一夜二日,皆謂已死,發船視之, 就 方張眼大駡曰:‘何不益火,而使滅絶!’”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甘受妻孥戮辱之慘,必膺子孫滅絶之報。” 峻青 《黎明的河邊·馬石山上》:“他這一家人家就從世界上永遠的滅絕了。”
成語(Idiom):滅絕
發音(Pronunciation):miè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徹底消滅或毀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滅絕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種事物或現象被徹底消滅或毀滅,沒有任何殘余或后續。它強調了徹底性和絕對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滅絕常用于形容一些珍稀物種的消失、文化的消亡、傳統的破壞等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團體的毀滅或覆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滅絕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宣公十年》。故事中,晉國大夫晏嬰被秦國吞并,晏嬰在秦國被囚禁多年后,終于逃脫回到晉國。晉國國君問他秦國的情況如何,晏嬰用“滅絕”來形容秦國的強大和晉國的危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滅絕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滅”和“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種珍稀動物已經滅絕了。
2. 那個古老的傳統藝術已經面臨滅絕的危險。
3. 這個邪惡勢力必須被徹底滅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滅絕”這個成語與“徹底消滅”這個意思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種事物被完全毀滅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滅絕”相關的成語,例如“滅頂之災”、“滅口”、“滅活”等,以擴大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只狼是怎么滅絕的?
2. 初中生(13-15歲):人類的破壞導致了很多物種的滅絕。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國家的文化傳統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4. 大學生及以上:只有徹底改革,才能避免社會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