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栗子
基本解釋
茅栗。樹小,葉如板栗,春生夏花秋實冬枯,其實細如橡子,可炒食之。 午星 《一個紅軍女游擊戰士》:“一進山溝,瞥見 羅維道 同志在地上拾毛栗子。”
成語(Idiom):毛栗子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lì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粗糙、簡陋或不成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栗子是由“毛”和“栗子”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毛”表示粗糙、不光滑,而“栗子”則是指栗子的外殼粗糙。因此,毛栗子這個成語形容的是事物粗糙、簡陋或不成熟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毛栗子常用來形容人的外表或事物的質量粗糙,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能力、經驗或水平不夠成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描述賈寶玉與黛玉的對話:“你原來是個毛栗子,現在卻變成了個熟栗子,還是個糊涂栗子。”這段對話中的“毛栗子”一詞被后人引用并發展成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產品的質量太差了,簡直就是個毛栗子。
2. 小明的書法水平還很不成熟,可以說是個毛栗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毛栗子”想象成一個栗子外殼上長滿了毛,形象地表示事物粗糙、簡陋或不成熟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粗制濫造”、“不成體統”等,來擴展對形容事物粗糙、簡陋或不成熟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畫畫的小朋友還是個毛栗子,線條還沒有畫好。
2. 初中生:他的英語口語水平還不夠成熟,可以說是個毛栗子。
3. 高中生:這個科研項目的設計還很簡陋,簡直就是個毛栗子。
4. 大學生:我的寫作水平還有待提高,現在只能算是個毛栗子。
5. 成年人:這個產品的質量太差了,簡直就是個毛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