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粱
成語(Idiom):童粱(tóng liáng)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無知的人或不懂事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童粱是由童子和粱的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童子指年幼的孩子,粱指粱米,是古代稀有的美食之一。童粱的意思是指年幼的孩子,他們對美食的品味和價值并不了解,因此也不懂得珍惜。引申為不懂事、無知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年幼無知、不懂事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懂得珍惜機會或資源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童粱”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四年》中,原文是“童子無童粱之味”,意為“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粱米的味道”。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化為形容不懂事、無知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童粱由兩個詞組成,形式為“童子+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年幼,但并不是個童粱,對于學習很有熱情。
2. 別小看他,他雖然是個童粱,但他很聰明,很快就能學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年幼的孩子拿著一碗粱米,但他并不懂得它的味道和價值,因此可以把童粱聯想成年幼無知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年幼無知相關的成語,如“童蒙未幾”、“童心未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還是個童粱,不懂得珍惜學習的機會。
2. 初中生(13-15歲):別再做童粱了,要懂得珍惜時間和機會。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已經不再是童粱了,要懂得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奮斗。
4. 大學生(19-22歲):不要讓自己變成童粱,要有追求和目標。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