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位
基本解釋
謂徒居其位,無所建樹。《漢書·張湯傳》:“ 湯 每朝奏事,語國家用,日旰,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決 湯 。” 顏師古 注:“但充其位而已,無所造設也。”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圣斷裁制中外,而大臣充位。”《明史·顧鼎臣傳》:“ 鼎臣 素柔媚,不能有為,充位而已。”
成語(Idiom):充位(chōng wèi)
發音(Pronunciation):chōng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代接替他人的職位或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充位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充”意為填補、代替,而“位”指代職位或地位。因此,充位的基本含義是指代接替他人的職位或地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充位一般用于描述接替他人職位或地位的情況,常見于工作場所或政治領域。例如,當一個人升遷到高層管理職位時,可以說他充位了前任的位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充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場。在古代,官員的職位是由皇帝任命的,當一個官員被提拔或者離職時,需要有人來接替他的位置。這個接替的過程就被形容為充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充位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成功充位了公司的總經理,成為了新的領導者。
2. 這位年輕的政治家充位后,迅速改革了整個政府機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充位這個成語。例如,將“充”聯想為填補、代替,將“位”聯想為職位或地位,然后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空缺的位置上,表示他接替了前任的職位或地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職位或地位有關的成語,如“入主”、“居高臨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生病了,我充位當了一天的班長。
2. 初中生:我們班主任升職了,新來了一位老師充位。
3. 高中生:學校換了新校長,他充位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4. 大學生:我在實習期間表現出色,公司決定讓我充位擔任項目經理。
5. 成年人:公司總裁退休了,他的兒子充位成為新的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