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襟裾馬牛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jū mǎ n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品行高尚,胸懷寬廣,襟懷坦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襟裾,指衣襟和裾,馬牛,指馬和牛。比喻人的胸懷寬廣,氣度高尚,能容納他人的缺點和錯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褒義,形容人的胸懷寬廣,心胸豁達,善于容納他人的過失和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路上遇到了一只馬和一頭牛,他贊嘆道:“這馬真像牛,這牛真像馬?!焙髞?,這個故事成為了成語“襟裾馬?!钡膩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襟裾馬牛的結構為“名詞+形容詞+名詞”,表示人的胸懷寬廣,襟懷坦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襟裾馬牛的人,從不計較別人的過錯。
2. 只有襟裾馬牛的人才能夠寬容別人的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襟裾馬?!迸c人的胸懷寬廣相聯系來記憶,想象一個人的襟裾像馬一樣寬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寬宏大量”、“胸懷廣闊”等,來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告訴我們要襟裾馬牛,不要總是計較別人的過錯。
2. 初中生(13-15歲):只有襟裾馬牛的人才能夠真正寬容他人的錯誤。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生,我們應該襟裾馬牛,寬容他人的不足,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