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硯
基本解釋
亦作“ 石研 ”。石制的硯臺。 南朝 梁 江淹 《為建平王謝賜石硯等啟》:“奉勅賜石硯及法書五卷,天旨又以臣書小進,更使勤習。”《南齊書·王慈傳》:“年八歲,外祖 宋 太宰 江夏王 義恭 迎至內齋,施寳物恣聽所取, 慈 取素琴石研, 義恭 善之。” 唐 杜甫 《石研》詩:“奉使 三峽 中,長嘯得石研。” 唐 劉禹錫 《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 端州 石硯人間重,贈我因知正草《玄》。”
成語(Idiom):石硯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書寫用的石制筆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硯是古代用來攪墨、洗筆的石制器具,用于書寫和繪畫。這個成語比喻學問深厚、才思敏捷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華出眾,學識淵博。也可以用來形容學習勤奮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使用石硯是一種常見的書寫工具。石硯的堅硬和質地使其成為人們學習和書寫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古代文人士大夫多以石硯為伴,因此形成了“石硯”這個成語來贊美才華出眾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石硯,文學、歷史、藝術,無所不通。
2. 她的才華就像石硯一樣,無論是寫作還是繪畫,都精湛無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石硯”這個成語與古代書寫工具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坐在書桌前,專心致志地使用石硯寫字,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古代中國的書寫工具和文化,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和藝術,可以進一步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讀書特別認真,真是個石硯。
2. 初中生:她的繪畫水平很高,就像一個石硯一樣,無論畫什么都很出色。
3. 高中生:他的學識廣博,每次上課都能給我們講很多新知識,真是個石硯。
4. 大學生: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很有影響力,可以說是石硯中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