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鍋冷竈
成語(Idiom):清鍋冷竈
發(fā)音(Pronunciation):qīng guō lěng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火候,沒有熱度,沒有生氣的狀態(tài)。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清鍋是指沒有煙火的鍋,冷竈是指沒有火的灶臺。成語“清鍋冷竈”形容事物沒有熱度,沒有生氣,沒有活力,處于無人問津、冷冷清清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沒有興趣、沒有熱情,對某件事情不關(guān)心或不投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清鍋冷竈”出自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第二十九卷,其中有一則故事:“宋朝有位官員,他的廚房里的鍋灶從來沒有人用,所以鍋灶都是冷的。有一天,他的朋友來拜訪他,看到鍋灶冷冷清清,就問他為什么不做飯。官員回答說,我這鍋灶從來沒有人用,所以鍋灶都是冷的。朋友聽后,心生感慨,覺得這位官員沒有熱度,沒有生氣,于是用“清鍋冷竈”來形容這種狀態(tài)。”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清鍋和冷竈作為主語,表示狀態(tài),沒有火候,沒有熱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jīng)進行了兩個月了,但是始終處于清鍋冷竈的狀態(tài)。
2. 這個學校的體育課一直都是清鍋冷竈,沒有人愿意參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清鍋和冷竈與沒有熱度、沒有生氣的狀態(tài)聯(lián)系起來,形象地理解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狀態(tài)相關(guān)的成語,如“呆若木雞”、“無動于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班上的足球隊一直都是清鍋冷竈,沒有人愿意參加。
初中生:這個社團活動一直都是清鍋冷竈,沒有人報名參加。
高中生:這個學校的文化氛圍很差,整個校園都是清鍋冷竈的狀態(tài)。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項目一直都是清鍋冷竈,沒有人愿意投入精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