侔訾
成語(Idiom):侔訾(lóu zī)
發音(Pronunciation):lóu z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相等,相當,平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兩個或多個事物在某種方面具有相同的程度、地位或條件,不相上下,平等相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兩個或多個事物在某種方面具有相同的程度、地位或條件,沒有明顯的差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侔訾是“與”的意思,表示相等、平等。這句話的意思是子罕說利益、命運和仁義是平等的,相互侔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侔:相等;訾:小麥的秕殼。原指小麥的秕殼大小相等,引申為事物相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的實力相侔訾,比賽結果難以預測。
2. 高手與高手之間,實力侔訾,勝負難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侔訾”拆分成“侔”和“訾”來記憶。其中,“侔”可以聯想為“相等”,“訾”可以聯想為“小麥的秕殼”。可以形象地想象兩個小麥的秕殼大小相等,表示事物相等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侔訾”意思相近的成語,如“不相上下”、“不相上下”的使用場景和例句。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的成績侔訾,都是一百分。
2. 初中生:這兩個球隊實力侔訾,很難說誰會贏。
3. 高中生:這兩個學生的能力侔訾,都是頂尖的。
4. 大學生:這兩本書的內容侔訾,我都很喜歡。
以上是關于成語“侔訾”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