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諭
基本解釋
見“ 引喻 ”。
成語(Idiom):引諭(yǐn yù)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引導、告誡別人的話語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諭是指通過言辭或行動來引導和告誡別人的話語或行為。它可以用于勸告、教導、警示等不同的情境。引諭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明白正確的道理或行為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引諭可以用于各種情境中,特別是教育、教導和勸誡的場合。它可以用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工作場所等各種環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引諭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論語·為政篇》中的一段對話。孔子曾經說:“君子不器。”這句話意味著一個君子應該注重品德和道德修養,而不是只關注外在的器物。后來,人們將這句話引申為勸告別人注重品德和道德修養的意思,形成了成語“引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引”字表示引導、啟示,而“諭”字表示告誡、勸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引諭學生。
2. 父母應該引諭孩子要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引”字理解為“引導”,而“諭”字理解為“告誡”,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言傳身教”、“勸誡”、“告誡”等,以擴展對引諭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引諭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2. 初中生:父母經常引諭我要努力學習,不要玩手機。
3. 高中生:老師引諭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追求人生意義。
4. 大學生:導員引諭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