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屨
成語(Idiom):服屨(fú jū)
發音(Pronunciation):fú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服從他人的意見或命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服屨是由“服”和“屨”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服”意為服從,順從;“屨”意為木屐,古代一種用木頭制成的鞋子。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們像穿著木屐一樣順從他人的意見或命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別人的意見或命令毫無異議地接受和執行,表達個人順從他人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載有一個與服屨相關的故事。在楚漢戰爭期間,項羽在下令進攻之后,他的部下石廣元建議放棄進攻,但項羽沒有接受他的建議。后來,項羽兵敗被俘,石廣元對他說:“當初我建議放棄進攻,你為什么不聽?”項羽回答說:“我當時沒有聽從你的建議,是因為我沒有穿履屨。”這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服屨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領導的安排總是服屨無異議。
2. 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服屨,聽從上級的指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穿著木屐,表示他順從別人的意見或命令。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服屨相似的成語,如“唯命是從”、“言聽計從”等,來擴大對順從和服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們寫作業,我都會服屨去完成。
2. 初中生:在家庭中,我們要尊敬父母,服屨他們的規定。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服屨學校的紀律,遵守校規。
4. 大學生:在實習中,我們要服屨導師的指導,努力學習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