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庫
南庫(nán kù)
發音:nán kù
基本含義:指南方的倉庫,比喻才華出眾的人或機構。
詳細解釋:南庫的字面意思是指南方的倉庫。在古代,南方的氣候濕熱,適宜儲存糧食和貨物,因此南方的倉庫往往比北方的倉庫更加豐富。由此,南庫成為了一個比喻,用來形容才華出眾的人或機構,比喻其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或資源。
使用場景:南庫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具有豐富才華的人或機構,可以用來稱贊他們的能力和貢獻。比如,可以說某個學者是學術界的南庫,意思是他在自己的領域有很高的造詣。
故事起源:南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一年》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魯國的大夫季氏為了向孔子請教禮儀,特意準備了一間裝滿了各種禮儀書籍的房間,被稱為“南庫”。季氏請孔子入內,孔子對南庫的豐富內容贊嘆不已,從而形成了南庫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南庫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南”和“庫”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這位教授是我們學校的南庫,他的知識淵博無比。
2. 這家公司是行業的南庫,他們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先進的技術。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南庫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南方的倉庫里堆滿了各種寶貝,而南庫這個成語就是形容人或機構像南方的倉庫一樣擁有豐富的才華和資源。
延伸學習:如果對南庫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倉庫制度和南方的經濟發展情況,了解更多關于南庫的背景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是家里的南庫,她知道很多好吃的菜譜。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文學社的南庫,她寫的文章很有才華。
3. 高中生:這個科學家是我們國家的南庫,他的研究對整個行業都有重要影響。
4. 大學生:這個公司是商界的南庫,他們在市場上非常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