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璧
基本解釋
(1).直徑一尺的璧玉。言其珍貴。語本《淮南子·原道訓》:“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表薦及第》:“於菟獵食,非求尺璧之珍;鶢鶋避風,不望洪鐘之樂。”
(2).比喻美好的詩文。 晉 潘尼 《答陸士衡》詩:“慙無琬琰,以詶尺璧。”
(3).比喻才能;賢才。《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懷尺璧,顧呬連城。” 張銑 注:“尺璧……言 攸之 才可寶,過於十五城之價。” 南朝 梁 沉約 《懷舊詩·傷謝朓》:“尺璧爾何寃,一旦同丘壤。”
成語(Idiom):尺璧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尺子測量璧石的正誤,比喻用嚴格的標準來評價或衡量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璧是由“尺”和“璧”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工具,璧是一種用于祭祀的玉器。尺璧的含義是用尺子來測量璧石的正誤,比喻用嚴格的標準來評價或衡量事物。它強調了對事物的客觀評價和嚴格要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尺璧一般用來形容對事物進行嚴格評價或衡量。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用尺璧來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表現,以確定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標準或要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宰相,他非常重視禮儀和規范。有一次,他在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時,準備用尺子來測量璧石的大小和質量。結果,他發現有一個璧石的尺寸不符合要求,于是他不僅沒有使用這塊璧石,還責令石匠重新制作。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孟嘗君嚴格要求的作風,也為尺璧成語的形成提供了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尺璧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總是用尺璧來衡量自己的進步。
2. 這家公司一直以來都是用尺璧來評價員工的工作表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尺璧”想象成一個人用尺子測量璧石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將這個場景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關于尺璧的用法和應用場景。還可以查閱成語詞典,掌握更多與尺璧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總是用尺璧來評價我們的作業。
2. 初中生:我父母對我的學習要求很高,總是用尺璧來衡量我的進步。
3. 高中生:在高考前,我要用尺璧來檢查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公司對我們的工作要求很嚴格,用尺璧來評價我們的表現。
5. 成年人:作為職場新人,我要用尺璧來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