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盂
成語(Idiom):衣盂(yī yú)
發音(Pronunciation):yī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衣服被潑水弄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衣盂是古代一種盛水的容器,形狀像盆,用來洗衣服。成語“衣盂”比喻人的衣服被潑水弄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在外面被潑水或者下雨弄濕衣服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衣盂”出自《淮南子·泰族訓》:“若有使者,使者至,潑之以水,衣盂盈也。”意思是說,如果有使者來到,就要用水潑他,讓衣盂都能盛滿。后來演變為形容人的衣服被潑水弄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衣盂是一個名詞,用作成語表示衣服被潑水弄濕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路上被車濺了一身泥水,整個人像個衣盂。
2. 下雨天,沒有帶傘的她在路上被淋濕了,成了一個活衣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想象自己在外面沒有帶傘被雨水淋濕的情景,將自己比喻為一個衣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衣服和水有關的成語,如“衣錦還鄉”、“水落石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在學校門口被同學用水槍噴到了,整個人就像個衣盂。
2. 初中生:下雨天我沒有帶傘,回家的路上被雨水淋濕了,就像一個活衣盂。
3. 高中生:我今天在操場上被同學潑了一桶水,整個人就像個衣盂,真是太尷尬了。
4. 大學生:我在去面試的路上被一輛過去的車濺了一身泥水,整個人就像個衣盂,簡直就是倒霉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