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納
成語(Idiom):聽納
發音(Pronunciation):tīng n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聆聽并接受他人的建議或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聽納是由“聽”和“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聽”意為傾聽、聆聽,“納”意為接受、采納。聽納的含義是指傾聽他人的建議或意見,并且虛心接受并采納其中有益的部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聽納常用于勸告他人時,表示應該虛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要自以為是或固執己見。在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等各個方面都可以應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聽納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是趙國的一個官員,他非常聰明,但有時也會固執己見。有一次,他在處理一件事情時,不聽別人的建議,結果導致了嚴重的后果。這件事讓他深感教訓,從此以后,他改變了態度,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議,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事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聽”和動詞賓語“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做決定之前總是會聽納他人的意見。
2. 領導對于員工的建議總是能夠很好地聽納。
3. 學生應該學會聽納老師的指導,才能更好地進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大耳朵旁邊,聽納別人的聲音,表示自己愿意傾聽他人的建議和意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其他與傾聽、接受意見相關的成語,如“聚精會神”、“虛心使人進步”等。
2. 可以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更多關于傾聽和接受意見的重要性和技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聽納父母的話,才能做個好孩子。
2. 初中生:我們班長總是能夠聽納同學們的意見,大家都很喜歡他。
3.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的時候,我們應該聽納老師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