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成)《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又值水旱頻仍,民窮財盡,人心思亂?!敝溉嗣褙毨?,財力枯竭。
- [構成] 并列式:民窮+財盡
- [反義] 國富民強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ín qióng cái jìn ㄇㄧㄣˊ ㄑㄩㄥˊ ㄘㄞˊ ㄐㄧㄣˋ民窮財盡(民窮財盡)
◎ 民窮財盡 mínqióng-cáijìn
[the means of the people have been used up;bring the nation and its people to the brink of bankrupcy] 民眾窮困潦倒,財源耗竭殆盡
人家商戰勝我們,在他手里過日子,要是不想個法兒抵制抵制,將來民窮財盡,還有興旺的時候嗎?——《文明小史》
詞語解釋
mín qióng cái jìn ㄇㄧㄣˊ ㄑㄩㄥˊ ㄘㄞˊ ㄐㄧㄣˋ民窮財盡(民窮財盡)
謂人民財力枯竭,窮困不堪。《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饔餐不飽,沒閒錢去養馬騾。”《水滸傳》第九一回:“又值水旱頻仍,民窮財盡,人心思亂?!?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你是奸臣 馬士英 ,弄的民窮財盡?!?清 顧炎武 《答徐甥公肅書》:“以今所覩國維人表,視昔十不得二三,而民窮財盡,又倍蓰而無算矣?!?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民窮財盡
成語(Idiom):民窮財盡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qióng cái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民貧窮到了極點,財產已經全部耗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窮財盡是一個形容詞語,用來形容人民生活貧困,身無分文,財產已經耗盡。它強調了人們生活的困境和貧窮的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民窮財盡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國家、地區或個人的經濟狀況極度困難,財產已經耗盡。它可以用于描述社會經濟形勢不好,人民生活困苦,國家財政狀況糟糕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窮財盡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漢書·刑法志》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有一個叫孟宗的人,他的家境非常貧困,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有一天,他找了一個朋友借了一塊錢,準備去買飯吃。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發現一只狗正在吃東西,于是他心生貪念,不想浪費這塊錢,就把錢花在了買酒上,自己卻餓著肚子回家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民貧窮到了極點,財產已經全部耗盡,是因為自己的貪婪和不懂得節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經歷了戰爭和內亂,民窮財盡。
2.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許多家庭民窮財盡,生活陷入困境。
3. 這個企業經營不善,民窮財盡,最終破產倒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其他成語或詞語進行對比記憶,如與“民富國強”相對比,幫助記憶“民窮財盡”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經濟相關的成語,如“國富民強”、“財源廣進”等,以擴大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了一本關于貧困地區的書,里面寫到了民窮財盡的情況。
2.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老師講到了古代農民的生活,他們有時候也會遭遇民窮財盡的困境。
3. 高中生:在經濟學課上,我們學習了民窮財盡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以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