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手
基本解釋
◎ 引手 yǐnshǒu
[stretch one's hand] 伸手
時時引手。——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詳細解釋
(1).拉回手。《儀禮·鄉飲酒禮》:“賓厭介入門左” 漢 鄭玄 注:“推手曰揖,引手曰厭。” 孔穎達 疏:“云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之。”
(2).伸手。多指援助。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太平廣記》卷四三二引《原化記·南陽士人》:“隔門有一人云:‘君合成虎,今有文牒。’此人驚異,不覺引手受之。”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卷二:“﹝ 于志寧 ﹞在昏主側臣間,不一引手揕奸邪之謀。” 清 王士禛 《蘇門孫先生言行》:“ 李獻吉 在獄, 何仲默 致書 楊邃菴 ,求為引手。”
(3).弓箭手。《宣和遺事》前集:“ 宋江 天曉欲將文字呈押,差 董平 引手三十人,至 石碣村 根捕。”參見“ 弓手 ”。
成語(Idiom):引手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引手指的是被人引領著走,比喻被人左右、操縱。也可指人之間的關系緊密,相互依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引”表示引導、引領,“手”指手臂。引手比喻被人左右、操縱,也可以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引手可以用于描述被人操縱、左右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際關系緊密、相互依存的情況。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或者形容夫妻之間關系密切,相互依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因為被劉邦左右操縱,最終失敗。故事中有一句話:“項羽破釜沉舟,百萬軍中取上將軍,直指京師。”這句話的意思是項羽決心全力進攻,不顧一切,直取劉邦的京師。其中“直指京師”一詞就是引手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老板引手,完全被操縱著工作。
2. 這對夫妻關系很好,彼此之間相互引手,互相依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引”字與“手”字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被另一個人牽著手走,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人際關系、被操縱等相關的成語,如“左右逢源”、“屈指可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引手我們參觀了博物館。
2. 初中生:他被同學引手,一起做了一件錯事。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在背后引手整個政府。
4. 大學生:他們兩個人引手,一起創辦了一家公司。
5. 成年人:她被老板引手,一直在公司做著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