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
基本解釋
在 陜西省 西安市 城南 大慈恩寺 內。 唐 永徽 三年, 玄奘 為貯藏從 印度 取回的經像而建。塔高五層。 武則天 時重修,增高為十層,后經兵火,只存七層,高六十四米。歷代曾屢加修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語(Idiom):大雁塔
發音(Pronunciation):dà yàn t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崇高的品質或道德修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雁塔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佛教塔,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這座塔建于唐朝時期,是為了保存和展示佛經而建造的。大雁塔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修養,成語“大雁塔”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或道德修養深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養深厚,也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善良和正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大雁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僧人名叫玄奘,他曾經前往印度取經,帶回了大量的佛經。為了保存這些佛經,玄奘在西安市建造了一座高大的塔,即大雁塔。這座塔因為保存了大量的佛經而得名“大雁塔”。后來,人們用“大雁塔”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和道德修養深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大雁塔一般。
2. 這位老師的道德修養深厚,堪稱大雁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雁塔”這個成語與佛教文化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大雁塔旁邊,感受那種高尚的氛圍和莊嚴的氣氛,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大雁塔的歷史和文化,包括它的建筑特點、佛教文化的影響以及與其他文化遺址的比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像大雁塔一樣,時刻保持良好的品德。
2. 中學生:他的品德高尚,真是大雁塔一般,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3. 大學生:大雁塔是中國古代的文化遺址,它代表著高尚的品質和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