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槁項黃馘 (gǎo xiàng huáng xiào)
發音(Pronunciation):gǎo xiàng huáng x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頸項瘦黃,形容人衰老、憔悴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槁項,指頸項干癟;黃馘,指頸項變黃。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因年老、疾病或勞累等原因而顯得憔悴、衰老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年老衰弱,或者因為長期勞累而顯得疲憊不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槁項黃馘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左傳》中。據說,春秋時期,晉國國君重耳被迫流亡他國,長時間的奔波流離使他的頸項變得干癟黃瘦,因此有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槁項黃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雖輕,但因為長期勞累,已經變得槁項黃馘。
2. 這位老人的槁項黃馘,讓人不禁為他的辛苦而心生敬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年老衰弱的人,他的頸項干癟黃瘦,就像一根槁木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衰老、憔悴的成語,例如“頤指氣使”、“容光煥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年紀大了,有時候看起來像個槁項黃馘的老人。
2. 初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考試和學業壓力,我感覺自己變得槁項黃馘了。
3. 高中生:他在工作上非常努力,但長時間的奮斗使他看起來有些槁項黃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