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虎
成語(Idiom):貔虎(pí hǔ)
發音(Pronunciation):pí 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勇猛的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貔虎是由“貔貅”和“虎”組成的成語,其中,“貔貅”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具有能吃五谷、能吸收瘟疫、能驅邪避兇的特點。而“虎”則是勇猛的象征。因此,“貔虎”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勇猛無畏、威風凜凜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英勇無畏、威風凜凜的人,尤其用來贊美軍人、武將等有勇有謀的人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貔貅。據說貔貅能吃五谷、能吸收瘟疫、能驅邪避兇,被視為吉祥的象征。而虎則是中國古代的神獸,象征著勇猛和力量。因此,將“貔貅”和“虎”合二為一,形成了成語“貔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戰場上展現出了真正的貔虎之勇。
2. 這位將軍英勇無畏,真可謂是一位真正的貔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貔虎”這個成語與勇猛的虎形象聯系起來,形象記憶。可以想象一只勇猛威風的虎在戰場上展現出無畏的勇氣,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虎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例如“虎頭蛇尾”、“如虎添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昨天我看到了一只貔虎,它好勇猛哦!
2. 初中生:那位將軍真是一位真正的貔虎,他在戰場上展現了無畏的勇氣。
3. 高中生:這位演員的表演真是貔虎之勇,他在舞臺上展現出了極高的演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