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若
基本解釋
石榴的別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石榴,一名丹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安石榴》:“若木乃扶桑之名,榴花丹頳似之,故亦有丹若之稱。”
成語(Idiom):丹若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r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顏色鮮紅如丹砂,美麗絕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若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顏色鮮紅如丹砂,非常美麗。它常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容貌或者花草的顏色。這個成語形容的是一種美麗絕倫的狀態,寓意著美好、艷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若一詞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尤其是描述女子容貌或者花草的顏色時。可以用于描繪美麗的風景、優雅的女子、絢麗的色彩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什》中有一句:“丹絲之蓋,言維禮嘉。”意思是用紅絲做的帷幔,表示禮儀華美。后來,人們將這個詞改成了丹若,用來形容美麗華麗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如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笑容丹若如花,讓人心動不已。
2. 這朵花的顏色丹若如血,非常美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丹若想象成紅絲做的帷幔,表示美麗華麗的事物。通過這個形象化的記憶方法,可以更容易地記住丹若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顏色、美麗相關的成語,例如“黛色”、“絳紗”等,可以擴展對丹若這一主題的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天里,花園里的花朵都開得丹若如火,非常漂亮。
2. 初中生:她的嘴唇涂抹著丹若的口紅,看起來很有魅力。
3. 高中生:這幅畫用了丹若色調,給人一種熱烈奔放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