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協
基本解釋
指 南朝 梁 顏協 與 顧協 。《南史·文學傳·顏協》:“ 協 家雖貧素,而修飾邊幅,非車馬未嘗出游。 湘東王 出鎮(zhèn) 荊州 ,以為記室。時 吳郡 顧協 亦在蕃邸,與 協 同名,才學相亞,府中稱為二 協 。”
成語(Idiom):二協
發(fā)音(Pronunciation):èr x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個人或兩個團體相互勾結,合謀欺騙、作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二協”由“二”和“協”兩個字組成。其中,“二”表示兩個,指兩個人或兩個團體;“協”表示勾結,合謀。整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兩個人或兩個團體相互勾結,合謀欺騙、作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兩個人或兩個團體之間勾結、串通,以欺騙、作惡等不正當手段謀取私利的情況。可以用于揭露、批評某些不道德、不法行為,也可以用于警示人們要警惕勾結、串通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二協”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是,這個成語的含義與現實生活中的勾結、串通現象相符合,可能是由人們對于這種行為的觀察和總結而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個競爭對手之間似乎有些二協,我們必須小心應對。
2. 他們二協起來,不惜使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二協”與“惡心”進行聯想,因為兩個人或兩個團體相互勾結,合謀欺騙、作惡的行為通常令人感到不舒服、惡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二協”相關的成語,如“勾心斗角”、“勾結”等,以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有兩個同學二協,一起作弊考試。
2. 初中生:這個公司的老板和經理二協,偷偷地把公司的錢轉到了自己的賬戶上。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團體和某個大企業(yè)二協,通過賄賂政府官員來獲取利益。
4. 大學生:這兩個競爭對手二協起來,想要排除其他競爭者,獨占市場。
以上是關于成語“二協”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