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足音跫然
發音(Pronunciation):zú yīn qióng r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腳步聲非常沉重,聲音震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足音指腳步聲,跫然指聲音的震蕩和沉重。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腳步聲非常沉重,聲音震蕩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腳步聲沉重有力,或形容某種聲音的震撼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鄭玄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鄭玄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學者,他從小就聰明好學,學問淵博。有一次,他去拜訪一位名叫鄭康成的老學究。當他走近康成的住所時,聽到了康成沉重有力的腳步聲,感到非常震撼。因此,鄭玄用“足音跫然”來形容康成的腳步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足音跫然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的時候,腳步聲足音跫然,顯得非常有力。
2. 這首詩的朗誦聲足音跫然,讓人感受到了詩人的豪情壯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走路的聲音非常沉重,腳步聲震蕩地傳來,像是在跳舞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聲音的成語,如“雷霆萬鈞”、“鏗鏘有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到了老師腳步聲足音跫然地走進教室。
2. 初中生:他的演講聲足音跫然,讓人感到非常震撼。
3. 高中生:在戰爭中,士兵們的腳步聲足音跫然,顯示出他們的勇氣和決心。
4. 大學生:這個舞蹈節目的音樂聲足音跫然,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