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謀聽計行
發音(Pronunciation):móu tīng jì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制定計劃或行動之前,先仔細謀劃和傾聽意見,然后再付諸實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謀聽計行這個成語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謀”、“聽”和“計行”。謀指謀劃、策劃,聽指傾聽、聽取意見,計行指制定計劃并付諸實施。這個成語強調了在行動之前先要進行詳細的謀劃,并且要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然后再付諸實施。這樣做可以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謀聽計行可以用于各種需要制定計劃和行動的場景,例如工作中的決策制定、項目規劃、團隊合作等。在這些場景中,謀聽計行的原則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思考和行動,避免決策的盲目性和錯誤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謀聽計行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左傳》。《左傳》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史書,其中記載了許多歷史事件和名人故事。在《左傳》中,有一則關于魯國大夫子貢的故事。子貢在接受叔孫氏的委托前往晉國時,他遇到了一個年輕人,年輕人告訴他:“謀而后動,聽而后言。”子貢聽取了年輕人的建議,按照他的指示謀劃并傾聽了晉國的意見后,才最終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這個故事成為了謀聽計行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謀聽計行由三個漢字組成,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意義。謀和計都是動詞,指策劃和制定計劃;聽是動詞,指傾聽和聽取意見;行是動詞,指付諸實施。這個成語的結構簡潔明了,每個漢字的意義都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制定新項目之前,我們應該先謀聽計行,聽取團隊成員的意見。
2. 這個領導非常注重謀聽計行,他總是先聽取大家的意見,然后再做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謀聽計行”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結構來進行記憶。可以將“謀聽”理解為“謀劃并傾聽”,將“計行”理解為“制定計劃并付諸實施”。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和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謀劃、傾聽和行動相關的成語,例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聽天由命”、“行百里者半九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謀聽計行,先想好再做。
2. 初中生:學習要謀聽計行,先聽老師的講解,然后再做題。
3. 高中生:考試前要謀聽計行,先制定學習計劃,然后再進行復習。
4. 大學生:創業要謀聽計行,先調研市場,然后再制定商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