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賞
基本解釋
立功的獎賞。《史記·秦本紀》:“ 孝公 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漢書·宣帝紀》:“故丞相 安平侯 敞 等居住守職,與大將軍 光 、車騎將軍 安世 建議定策,以安宗廟,功賞未加而薨。” 宋 蘇轍 《乞罷修河司札子》:“宣德郎 李偉 輒敢獻言欲閉塞北流,回復 大河 ,力排眾議,僥倖萬一,私覬功賞。”
成語(Idiom):功賞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sh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揚和獎賞的行為或結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賞是指對于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或事物給予表揚和獎賞的行為或結果。它強調了獎勵和贊賞的重要性,以激勵人們做出更好的成績和貢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功賞可以用于討論獎勵制度、鼓勵員工努力工作、表揚學生的優秀表現等場景。它可以用于任何需要表達贊賞和獎勵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韓非子列傳》記載了一個關于功賞的故事。相傳,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曾經在魏國擔任過官職,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賞罰分明”。他認為,對于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應該給予適當的獎賞,以激勵更多的人為國家做出貢獻。這個觀點得到了魏國君主的贊賞和采納,從而成為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功賞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第一個字“功”表示功勞、貢獻,第二個字“賞”表示獎賞、表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而獲得了一份豐厚的功賞。
2. 這個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老師給予了他應有的功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技巧來記憶“功賞”。可以想象在一個表彰大會上,有人因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獲得了獎賞,這樣可以將“功賞”與表揚和獎賞的意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獎勵和表揚相關的成語,如“功德無量”、“賞心悅目”等,可以拓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了我一個功賞,因為我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很積極。
2. 初中生:我在學校的科技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得到了一個豐厚的功賞。
3. 高中生:我為學校的社團做出了很多貢獻,獲得了校長的功賞。
4. 大學生:我在實習期間為公司帶來了很多利益,得到了老板的功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