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貢
成語(Idiom):責貢(zé gòng)
發音(Pronunciation):zé g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責和貢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責貢是由“責”和“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責指責備、批評,貢指貢獻、奉獻。責貢表示責備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要有所貢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責貢常用于勸勉他人要善于發現問題并批評指責他人的同時,也要自己努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史記·呂后本紀》。當時,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繼位,但政治腐敗,百姓生活艱難。有一天,呂后的一個寵臣向她進獻了一只鳥。呂后責備寵臣只會進獻一只鳥,沒有為國家做出更多貢獻。這個故事成為了責貢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領導,我們要善于責貢,既要批評指責下屬的錯誤,也要自己努力貢獻。
2. 在團隊中,大家要相互責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責貢的發音與“責任共同”聯想起來,表示在批評指責他人的同時,也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責貢相關的成語,如“責無旁貸”、“貢獻良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育我們要互相責貢,不要只會責備別人。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學生會成員,我們要善于責貢,批評指責不認真學習的同學,同時也要積極為班級做貢獻。
3. 高中生:在團隊合作中,我們要相互責貢,通過批評指責不合作的組員,提高整個團隊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