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署
成語(Idiom):親署
發音(Pronunciation):qīn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親自簽署文件或書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親署是指親自簽署文件或書信,表示親自承擔責任或親自表明立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某人親自簽署文件或書信,強調其對所簽署內容的負責或立場的明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親署最早出現在明朝朱權的《明史·朱權傳》中,原文是“親署文書,一字不改。”。朱權是明朝初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在擔任吏部尚書期間,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強文書的管理。他親自簽署文書,并要求一字不改,以確保文書的準確和質量。這個故事成為后來“親署”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親署是由“親”和“署”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親”表示親自,表示動作的主體是親自進行的;“署”表示簽署文件或書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親署了這份合同,表示對合作的負責。
2. 領導親署了這封信,表明了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親自承擔責任”來記憶親署的含義,因為親署強調的就是親自承擔責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自署”、“代署”等,來擴展對簽署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讓我親署作業本,我一字不改地簽完了。
初中生:我親署了家長同意書,表示我對參加活動負責。
高中生:校長親署了通知書,表明學校對這個活動的重視。
大學生:我親署了實習協議,表示我對實習工作的認真態度。
成年人:我親署了合同,表示我對合作的負責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