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
基本解釋
(1).表數(shù)量。用于文章、文件、書信、電報。 漢 班昭 《女誡》:“閒作《女誡》七章,愿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益,裨助汝身。” 唐 元稹 《為蕭相國謝太夫人國號告身狀》:“恩賜臣母國號告身一通。”《儒林外史》第九回:“連忙將案尋出,用紙謄寫一通遞與他。”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弄到第二天我們的 尹大都督 便下了一通罪己詔,深深的把 楊總監(jiān) 褒獎了一場。”
(2).表數(shù)量。用于器物。《南齊書·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今若立一通石碑在亭中,別請當(dāng)今名筆寫此三字在內(nèi),可垂永久。”
(3).表數(shù)量。表動量。猶一遍,一次,一陣。《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天子聞之大喜,再命 李白 對番官面宣一通,然后用寶入函。” 魯迅 《<朝花夕拾>后記》:“只在新近因為白得了一個月的薪水這才發(fā)狠買來的《太平御覽》上查了一通,到底查不著。” 瞿秋白 《慈善家的媽媽》:“他憤恨極了,就跑上慈善家的大門,破口大罵了一通。” 毛澤東 《整頓黨的作風(fēng)》:“有些同志卻在那里‘無的放矢’,亂放一通,這樣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壞。”
(4).表數(shù)量。擊鼓的一個段落。 明 楊慎 《丹鉛總錄·瑣語》:“鼓三百三十槌為一通,鼓止角動,吹十二聲為一疊,故 唐 詩有疊鼓鳴笳之句。出《衛(wèi)公兵法》。”
(5).全部,通通。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十六:“我看不如咱們站起隊來教武委會主任挑,把不能用的挑出去,余下咱們一通去!”
成語(Idiom):一通
發(fā)音(Pronunciation):yī t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做事情沒有條理,沒有章法,雜亂無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通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表示做事情沒有條理,沒有章法,雜亂無序。通,指順暢、有條理。一通,表示沒有通暢、沒有條理。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言談缺乏條理和邏輯,沒有一定的規(guī)劃和安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為、言談或工作方法不夠規(guī)范和有條理。例如,當(dāng)一個人做事情沒有計劃,沒有清晰的思路,結(jié)果效率很低,就可以說他做事一通。另外,當(dāng)一個人說話沒有邏輯,離題太遠,也可以用一通來形容他的言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一通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它的意義和用法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有所體現(xiàn)。在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一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言談雜亂無序,沒有條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文化和社會環(huán)境有關(guān)。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通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寫作方法一通,缺乏條理,讀起來很費解。
2. 這個項目的管理一通,沒有明確的計劃和安排。
3. 他的回答一通,完全離題,沒有回答問題的關(guān)鍵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一通這個成語,可以將其與“一片”相對比。一片表示整齊、有序,而一通則表示相反的意思,即沒有條理、雜亂無序。可以通過對比記憶這兩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幫助記憶一通的意思。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xué)習(xí)更多與一通相關(guān)的成語,如一塌糊涂、一團糟等。這些成語都表示事情非常混亂、雜亂無序的狀態(tài)。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的書包里一通亂七八糟的東西,找東西都找不到。
2. 初中生:他的作業(yè)一通,寫得亂七八糟,老師批評了他。
3. 高中生:他的演講一通,沒有邏輯,聽得我們一頭霧水。
4. 大學(xué)生:我們小組的合作一通,沒有明確的分工,導(dǎo)致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