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期
基本解釋
◎ 平水期 píngshuǐqī
[level period] 河流處于正常水位的時期。也叫“中水期”
詳細解釋
也叫中水期。河流處于正常水位的時期。
成語(Idiom):平水期(píng shuǐ qī)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shuǐ q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水位平穩的時期,比喻社會安定、風平浪靜的時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水期是由平、水、期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平指平靜、安定,水指水位,期指一段時間。平水期形容水位平穩,比喻社會安定、風平浪靜的時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水期常用于形容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平穩狀況。可以用來形容國家、城市、家庭等處于和平、安定的狀態,沒有戰亂、災害或其他動蕩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有一則故事:“楚人有井田者,水出甚多。其邑人爭之,而不可得,水溢出地。甚者則溺。有人告之曰:‘汝堵井而水則止。’其人堵之,水果止。眾人皆曰:‘吾神人也!’君聞之,召而問之曰:‘人告余曰:‘汝堵井而水止。’其故何也?’對曰:‘井者,民也。水者,財也。堵者,法也。’君曰:‘井田者,何也?’對曰:‘地者,君也。’君曰:‘甚者溺者,何也?’對曰:‘民不堪財也。’君曰:‘吾誰與堵之?’對曰:‘君之官也。’君曰:‘吾安得而堵之?’對曰:‘君之法也。’君曰:‘余安得而堵之?’對曰:‘以德堵之。’君曰:‘余安得而堵之?’對曰:‘以義堵之。’君曰:‘余安得而堵之?’對曰:‘以禮堵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水期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形容詞、名詞和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已經進入了一個長時間的平水期,人民生活安定。
2. 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個城市已經實現了社會的平水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平水期”。可以想象一個湖泊的水面平靜如鏡,沒有任何波瀾,代表著社會的平穩和安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相關的成語,如“太平盛世”、“風平浪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今天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很開心,我們的幼兒園是一個平水期。
2. 小學生:我希望世界上每個國家都能實現平水期,讓人們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3. 初中生: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個平水期,才能有更好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4. 高中生: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平水期,為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