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后繼無人
發音(Pronunciation):hòu jì wú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繼承者或接替者沒有人,沒有合適的人來繼續做某件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某個崗位、職位、事業等沒有合適的人來接替,缺乏有能力或有資格的人繼續從事。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域或某項事業中,沒有出現有能力或有才干的后輩人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領域、行業、團隊等缺乏有能力或有才干的人繼續發展或取代前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當時,齊國的國君襄公去世后,繼位者孟嘗君又去世了。襄公和孟嘗君都是齊國的有名的賢君,能力卓越。他們相繼去世后,齊國再也沒有出現像他們一樣能干的君主,所以人們說“后繼無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后繼無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創始人退休后,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接替,真是后繼無人。
2. 這個項目的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后,部門里后繼無人,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后繼無人”與兩位賢君的名字聯系起來,想象他們相繼去世后齊國的困境,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繼往開來”、“青出于藍”等,來拓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足球隊隊長畢業了,現在后繼無人,我們要加油練習,爭取找到新的隊長。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學校的樂團要參加比賽,但是指揮家突然生病了,后繼無人,我們需要盡快找到替代的指揮。
3. 高中生:學長學姐們畢業后,學校的學生會遇到了后繼無人的問題,我們要努力培養新的學生干部,保持學校的活力。